西藏旅游8次, 感受都不同, 最终看到这一幕后, 深入骨髓的害怕
第1次:激动澎湃
跟着客户一起自驾318川藏线,当包车师傅的助手,每天帮客户提提行李。翻越折多山,首次看见雄壮得仿佛已然填满天边的巍峨雪山,真激动啊,赶紧拿出手机,从车窗往外拍摄,生怕错过了车辆向着雪山前进的一帧一秒。
第一次去西藏就是拍拍拍,见到牦牛、草原、布达拉宫,甚至是弃车、路牌,都想拍下来带走,一切林海雪原的新鲜事物都如同掉落的诗行般向人涌来,令人奋不顾身。
第2次:开心难忘
与30位小伙伴,一起在珠峰朗玛峰山脚过年。一群人顶着珠峰山脚零下30摄氏度的气温,凌晨3点还在巴松村的野外仰望星空与流星。置身于中国边境的吉隆沟,望着尼泊尔国的雪山,不敢相信原来国与国之间竟然如此相近,快乐得像个孩子般在齐膝的林间雪地中跳跃打滚。
熟悉西藏后,认识了旅途中的朋友,才明白,与陌生人之间在陌生的旅途中发生的那些始料未及的瞬间所诞生的情谊,虽然没有联系,但真的可以用很久的时光去回味,那是我们青春时代也曾快乐自由的样子。
第3次:美丽惊险,也真心感激
与朋友两人,自驾墨脱。通向墨脱的嘎隆拉隧道口,仿佛一条神秘的甬道连接着两个世界边缘的端口。除夕之夜,一辆车孤单单地行驶于只有落雪声音的墨脱原始森林间,那种在挂满雪凇的世界上最高的树下缓缓融进夜幕的寂静,毕生难以拥有。
“波密—易贡—八盖乡—金岭乡”,大部分都是土路,伴着悬崖、流沙与暗冰,汽车爆胎,没有修车店。晚上11点,眼看马上要抵达下一站休息,没想到导航上要翻越夏贡拉山的路,实际上却因大雪封山半年。无奈,只有返程,再走5个小时。
时至夜间12点,午餐、晚餐都没地方吃,雪越下越大,备胎漏气,油量逐滴变少,路上一辆车没有,车辆甚至在悬崖边一个没有栏杆的弯道打滑失控。实在是无助,抵达金岭乡派出所,当地的乡长帮助了我们,给我们修好轮胎,还招待我们饮食。
继续沿着雪地上满是动物脚印的G349国道,以时速30-40公里的速度艰难地前行了4个小时,终抵嘉黎县。一路上,雪在飘,风在吹,两头野鹿从车灯下探过,此外能动的物体,就只有我们这一辆车,以及其中的两个旅者。
这一次自驾西藏的体验,是动人心魄的美景,是大自然力量的惊险,也是受藏族人无私帮助后的真心感激。
第4次:审美疲劳
受朋友邀请,4月一起去西藏林芝看桃花。看布达拉宫、索松村、南迦巴瓦峰、羊卓雍措。这已经是我第3次来羊卓雍措了,拍了几张照片便躲在车里玩起了手机。
第一次来西藏旅游的朋友,与兴致索然的我,形成了鲜明对比,不仅每天早起拿着无人机去拍日照金山、桃花林、藏居,还到湖边去奔跑,去近距离拍摄牦牛,结果那牦牛脾气暴躁,冲过来把他手都给拱骨折了。但是,身体的疼痛,没有丝毫影响到他快乐盎然的坚定心境。
此时的西藏,对我来说,多少有些审美疲劳,雪山、林海、藏居、湖泊等,再难勾起我那钢板般坚硬冰冷的兴致。
第5次:只是来看看
元旦,一个人没地方可去,飞到拉萨,去南迦巴瓦峰山脚玩。此时的西藏,就像自己老家一样,嫌天气冷换衣服麻烦,索性穿着毛茸茸的睡衣就出门了;嫌徒步爬山太累,就象征性随手拍了几张照片。简简单单,与藏族小朋友聊聊天,吃了他们给的两颗糖,住了一晚便匆匆离去了。
5次来西藏后,也不想去什么景点凑热闹了,累。不如坐下来,找几个藏族小朋友,与他们聊聊天,哄几颗糖来吃。如果遇到热情好客的大人,还能有幸被邀请进对方家里,围炉小坐,喝茶聊天。
第6次:不想下车
陪朋友自驾云南、川西、西藏,走了一个香格里拉大环线。既开车,还当免费导游。突然发现,朋友们连连惊叹“哇太美了太美了”的地方,自己竟然连车都不想下。
第7次:迷茫
又一次来到拉萨过年,这一次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工作,纯粹一个人来玩。面对着布达拉宫一侧人山人海的八廓街,走着走着就迷茫了,不知道该去哪。布达拉宫、八廓街、大昭寺等景区,都去腻了;喝甜茶、听经声、晒太阳都体验过了,该去哪?
无处可去,就只有回到民宿,坐在大厅,喝口啤酒,听天南海北的旅客聊天。
第8次:深入骨髓的害怕
自驾阿里大环线,将车开到山顶,在一片无人的草场上与冈仁波齐对望。狂风肆虐,冷流扑鼻,藏羚羊于远处疾驰。雪山群立,耸入云天,湖泊无边无际,蓝得妖娆。对此景象,一个人看了很久很久,突然觉得深入骨髓般打心底害怕。
“众生渺渺,人皆渺小”,来了西藏那么多次,此刻才真实确切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群山连绵,遍野荒芜,山山而川无尽无头,如果没有现代交通工具,依靠人累最原始的力量,要如何跨过神山圣湖,要如何翻越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要如何克服野生动物与极端气候,才能通往那个灯火辉煌的内陆文明世界?
仿佛被关在了遥远的另一陌生世界,在大自然不可动摇的神秘造化下,形单影只的自己,鸿泥雪爪,是那么卑小。
那是一种打心底害怕又无助,但却不想逃离而坦然面对的寂然。
对于西藏,我肯定还会去,但还会去多少次,不可预知。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认知事物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就像小时候觉得曹操是坏人,但长大后又开始由衷佩服他的胆识、才华与胸襟。我眼中的西藏,也可能早已和普通游客的看法不同。去西藏的次数越多,对它的了解就愈加深刻,而深刻的事物,总是会令人无法避免地感到愈加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