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高德娱乐 > 最新动态 > >2019年,高岗长子高毅去世,“4821”一代渐次淡出历史舞台
热点资讯
最新动态

2019年,高岗长子高毅去世,“4821”一代渐次淡出历史舞台

发布日期:2024-08-11 18:50    点击次数:139

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

当时中央精心挑选了21名中央领导人和烈士子女,将他们送到了苏联,他们也因此被称为“4821”。

他们这批人的任务和使命不同凡响。当时国家正是需要专业人才和技术专家的时候,所以根据他们的回忆,当时他们被指明,他们去苏联不是为了学军事、政治知识的,只是去学习经济和工业相关的知识,为后面的国家建设做好准备。

而这一批人也成为了“孕育中的新中国第一批派遣的留学生,虽然人数不多,却像海面上跃起的一朵浪花”。

他们中的很多人结束了学习,回到国内后,就投入到了建设事业当中,高岗的儿子高毅就是其中之一。

最早的留学生

高毅小时候其实过得很艰苦,他的母亲杨芝芳在1938年与高岗解除了婚约,当时杨芝芳在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担任会长,而这个儿童保护会正是宋美龄一手创办的。

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养育一个孩子是十分不易的。

据说在此之前,杨芝芳为了养育孩子还在地主家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长工。

但是那个时候高岗正在外面闹革命,也没有办法照顾到母子俩。

最危急的时刻,杨芝芳和高毅还差点被地主卖掉,还是在高毅舅舅的帮助下,母子俩才逃离了这个魔窟。

后来高岗找到了妻子和儿子后,一家人的生活才稳定下来,杨芝芳后来进入了当时的瓦窑堡被服厂工作,不仅成为了厂长,还入了党。

而高毅也顺利进入了延安保小开始读书。

其实对于高毅来说,他对苏联更加熟悉,因为他一生最重要的求学阶段都是在苏联完成的。

1939年,因为周总理要去苏联疗伤,所以高毅和其他“高干”子女被选中也跟着一起去了苏联,并且在当时苏联的第二国际儿童院读书。

一直到1947年,当时哈尔滨解放了,他才回到国内。

回到国内后,高毅在哈工大读了没多长时间,在第二年就再次被选中前往苏联继续学习。

根据高毅的回忆,因为他在苏联呆了比较长的时间,回到国内后还不太习惯国内的生活,特别是在在哈工大学习的时候还不太适应。

但是没想到第二年自己就和其他20个被中央选派的学生一起回到了苏联。

根据当时高毅同学的回忆,当时在出发前,他们每个人收到了定做的西装,拍下了一张照片中,照片中的21名年轻人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当然还有着一丝的忐忑。

当时有关方面还对他们提出了三个纪律,第一就是对专业的选择要根据祖国的建设需要去选择,第二就是要完成学业,第三就是不准谈恋爱。

因为大家都是带着使命和任务前去的,所以对这些纪律都很尊重。

在他们的践行会上,高岗和林彪都发表了讲话,当时他们说:“你们的父辈打了一辈子江山,抛头颅、洒热血,现在,新中国成立只是迟早的事了,用不着你们再打仗了,你们每个人都要学好技术,成为我们自己的专家……”

来到苏联后,大家的学习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父辈不是烈士就是身居高位,而高毅的父亲更是当时的国家副主席。

因为他们的身份需要保密,所以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入莫斯科的高等学校学习。

直到后来经过多方斡旋调整,他们才来到了莫斯科开始了正式的学习。

高毅就到当时的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建筑。

根据高毅的回忆,其实自己对土木这个专业不是很感兴趣,也曾想要选择别的专业,但是被拒绝了。

直到1951年,高毅按照父亲的意愿来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学习机械。

人生的转折

在这里,高毅结识了决定与其相伴一生的爱人——宋丽达。

宋丽达有着和高毅相似的特点,宋丽达有着一半的俄罗斯血统,她的妈妈是苏联人,很小就在苏联长大。

她与高毅一样,虽然在国内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是两个人回到家,还是维持着原来苏联的生活方式,甚至交流的时候都用俄语。

宋丽达的爸爸也很不简单,宋丽达的爸爸早闯关东到了东北后,又辗转去了苏联参加了红军,在苏联负责一些情报工作。

后来东北解放之后,宋丽达的爸爸就在哈尔滨公安局工作,宋丽达也跟随爸爸回到了哈尔滨。

于是哈尔滨就成为了高毅和宋丽达相识相恋约定终生的城市,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命运对他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根据高毅的回忆,因为父亲的原因,高毅还没有毕业就被分配到工厂去工作了。

因为高毅,杨芝芳也来到了哈尔滨,但是因为这里的气候太过寒冷,最终一家人还是回到了陕西。

在西安工作的时候,高毅和宋丽达一个做工艺一个做设计,两个人可以说是琴瑟和鸣,但是这样安宁的生活很快就被一波接一波的浪潮打破了。

当时高毅因为他父亲的关系,受到了不少的牵连,还被送到了咸阳的一个工厂隔离审查。

高毅他们这些同去苏联的同学们因为在苏联留学的经历,也受到了不少的磋磨。

而高毅的问题显然更严重,他不仅有前往苏联留学的经历,还是高岗的儿子,而高岗当时的问题也很严重。

虽然当时高毅和妻子遭受了很多的挫折,但是工厂朴素善良的工人们治愈着他们支持着他们。

后来宋丽达回忆起当年这些事,还能想起当年工人们对他们的好。

宋丽达表示:“因为我们是在工厂,和工人在一起,工友们对我们特别友善。我们被关起来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傅跑到我的窗子前说,丽达,他们这是欺负人,你不能死啊,告诉高毅,要挺住,记住我的话,我们支持你。”

宋丽达也坦言,正是周围工人朋友们这种默默的支持,才支撑着他们活了下来。

因为宋丽达的父亲也有过在苏联工作的经历,宋丽达和高毅当时的遭遇可以想象,一度宋丽达还要回到苏联。

当时宋丽达的母亲和弟弟妹妹都在苏联生活,母亲还给宋丽达来信,说给他们找好了工作,但是因为高毅的身份,他们还是没能离开。

也因为父亲的原因,影响了高毅的前途未来,根据他的回忆,当年“4821”的同学中,有很多都做到了高位,只有他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员。

甚至到79年的时候,他才调回背景,在当时北京市科委加工研究所工作。

知足且常乐

虽然他后来是以高级工程师的身份退休的,比起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但是对比他之前的同学,他的人生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高毅自己却很知足,他说:“过去的都过去了,过去就算了……我们这一批被送到苏联的孩子,有了一个和平、宁静的童年,已很知足。有些在苏联长大的孩子,回国后,生活、语言、说话、做事都不适应,加上刺激,就自杀了。”

他说的正是1939年与他一同去苏联的孩子们,在这批孩子们,高毅的命运虽然坎坷,但是他的人生还算是圆满的;在这一批的同学中,有人因为工作、婚姻问题选择自杀,还有人因为在特殊时期没有挺过来也选择了自杀。

他们的悲惨结局,让高毅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生活,“比起这些人,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虽然高毅与当年“4821”的同学们身份地位有的悬殊比较大,但是大家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十分融洽。

根据宋丽达的采访,高毅其实很不爱出门,经常在家看电视,一看就是一整天。

只有跟老同学相聚在一起的时候,高毅才会展露笑颜。

一群人说着原来在学校的时光,分享着过去的旧事,在这个时候高毅才是真正放松下来的。高毅也在这种平淡的生活中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结语

2019年,高毅去世了,结束了自己坎坷且不平凡的一生。

晚年的高毅,可以说是知足常乐,有些有着相似遭遇的朋友家人忍不出说着当年的事情的时候,高毅总是说着都过去了,表现得很淡然。

他的这种淡然有着人生的磨炼也有着性格的因素,虽然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身居高位,但是他的一生都在默默得为国家建设做着贡献。

而随着他和几位当年留学回来的4821同学的接连去世,高毅和同学们的故事也传奇也变成了一段历史,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上一篇:33年前,美国曾做实验:将4男4女关在一起两年,结果如何?
下一篇:“异性相处的5个规则, 很脏, 很现实”
友情链接: